藝評是獨立人格、思想自由、時代品味的體現。評論的年代已經到來。

2015年7月12日 星期日

齊豫與香港中樂團演唱會

昨夜到尖沙嘴文化中心音樂廳聽「齊豫與香港中樂團音樂會」,這是我所期待的活動,我想亦是在座觀眾所期待的。

七十年代末入讀浸會學院傳理系時,台灣電影《歡顏》(1979)火紅,齊豫的聲音彷彿從天而降,營繞香港大街小巷,也常常能在校園不同角落,聽到身前身後學長學姊哼唱起來。那時大伙在課堂中「說中華民族花果飄零」,想不到一曲《橄欖樹》,大伙在「不要問我從那裏來」歌聲中同聲同氣,唱著流浪的歌。


三毛(1943 - 1991)的歌詞瀟灑,李泰祥(1941 - 2014)的旋律飄逸,使這首歌曲對歌者要求極高,並非在技巧,而是在用聲的情態。齊豫的聲音,清明而不造作,情真而恰如其分,沒有刻意用力,也沒有刻意不用力,於是破空而來,直入人心,或許更準確說,是破空而來,在空氣中浮現,讓我們打開了心扉。我們想走近歌者,而歌聲在我們心中。


我是第一次看齊豫,已經很愉快,但坐在身旁的妻卻不很滿意。「她似乎低了一個Key」,妻在我耳畔說。妻少女時到過台灣唸書,那時正值校園民歌流行,那股文化更新的集體回憶,她亦能分享。


我細心聽,昨夜上半場的演唱,齊豫確實有少許滯感,有些字甚至被呑去了,而下半場或許是調高了,歌聲也就踏著旋律的浪,順暢、自如。


音樂會的編排,其實有點怪。我是指上半場二十分鐘的《浪漫組曲》。那是把顧嘉輝幾首情歌串連編曲的中樂演奏,但開奏不久,我就感覺到空氣不對了。齊豫與香港中樂團,顧名思義,齊豫是焦點,雖說想配以類似序曲的演奏,但應該用齊豫本身的曲目去創作變奏曲,一方面是向她致敬,另一方面亦勾起觀眾的集體音樂回憶,更重要的是,這安排使晚會不能一氣呵成。


上半場的滯,也許亦因為這編排。


下半場就好很多了。


當唱第二首《走在雨中》時,我感受到全場觀眾身心混融。妻說:「這是齊豫的歌,她唱出了本色。」


音樂會有校園民歌組曲,包括《蘭花草》、《如果》、《你那好冷的小手》、《讓我們看雲去》、《外婆的澎湖灣》五首歌,全場氣氛很好,也勾起妻的回憶,輕聲哼唱。這是音樂會開宗明義最後的曲碼,唱罷《蘭花草》校園民歌組曲,齊豫與指揮周熙杰離場,妻說:「為甚麼沒有《歡顏》?應該會encore!」


在掌聲雷動下,齊豫唱了《歡顏》,後來,又再唱了一次《橄欖樹》,這次的音調像比開場時高。





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