藝評是獨立人格、思想自由、時代品味的體現。評論的年代已經到來。

2015年9月26日 星期六

布萊希特《沙膽大娘和她的兒女》人物分析1

我們可以從幾方面去談沙膽大娘這角色。首先,她的生命史。沙膽大娘是心理體驗一派的表演很高難度的一個角色。當史坦尼斯拉夫斯基遇到布萊希特的「沙膽大娘」(Mother Courage)他一定深深被她的性格所吸引,一個女人帶著兒女在戰場上討生活,很不容易,她自己要生存也不易。

作為女人的沙膽大娘。沙膽大娘似乎有不少男人,戲中三個兒女,有不同父親,但這些是從前的事了,所以,三個兒女都已成年,最少的女兒卡特琳出場時都二十歲了。所以第一個直接的沙膽大娘生命史命題,與我們的戲劇行動有關的,是為甚麼她不再靠男人過活?

年輕時,沙膽大娘是美麗的,她是不是正如她在「第四場」唱《大投降之歌》那樣,靚絕一方很難說,但一定稍有姿色,也不是十八無醜女那種美,而是一般人驟眼看會被她外表所吸引的,因而她有條件說自己「靚」。所以她能吸引男人。

現在呢?經過歲月、生活的歷煉,她已非年輕時那種㪚發外在美麗的女人,但她應該仍然有一定風韻,是中年職場已婚婦女在一群男人中出入自如卻又不上身那種狀態。所以第一場她與徵兵官、沙展的對話中是有用女性的本錢的。

沙膽大娘亦吸引到牧師與廚師。就劇本來説,她知道自己吸引到牧師,亦保持一定的朋友關係,甚至一同上路,但她是堅守著底線的,她沒有要與牧師探討發展二人關係之心,到第六埸牧師向她表示可否進一步時她是拒絕的。就劇本來說,她沒有與牧師發生肉體關係。


所以,自從許多年前不再靠男人生活的一位單親媽媽,帶著兒女走在戰場上,到這個戲開始時,她仍然有女性一面,並且,關閉的情感世界,因為廚師而打開了。一個女人會記掛一個男人,閒時會拿出他留下的物件(烟斗),這是很普遍的情懷。


沙膽大娘要養大兒女,所以她不再找男人,她如是生活了若干年,卻遇到了風流成性的廚師。牧師她仍可以抵擋,廚師她擋不住。(未完)

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