藝評是獨立人格、思想自由、時代品味的體現。評論的年代已經到來。

2015年10月5日 星期一

《沙膽大娘和她的兒女》人物分析4

布萊希特這個戲,是1949年後中國大陸第一個做的他的主要作品,由中國著名戲劇家黃佐臨(1906 - 1994)導演。當時反應似乎不大熱烈。這個戲,正如戲名所示,是關於一位母親與她的孩子。Mother Courage and Her Children,所以,要排出這個戲的意思,就要理解當中的關聯。

有一種說法,是沙膽大娘是Everyman(普通人),所謂的平常人,她有人的七情六欲,她有飲食男女需要,亦有作為母親的倫理責任,在惡劣的戰爭環境,她更得想盡辦法保守著一家人的性命財產。她不得不狠,但這狠,並非先天心狠,相反,她很似香港人,生存、搵食有一套,但並非立心做壞事。

從階級上看,她是小資產者,若生活在今天,會炒炒股票、炒炒樓,賺了錢不一定豪花,但自我感覺良好。她活在巨大的機器之下,只能順勢。但她生存能力極高,她臨危不亂,能撐到底。

作為人,是母親。有時會超越了階級。她為兒女,可以不理自己終身的寄托。當她捨棄廚師那一刻,跟女兒講的那幾句對白,上天下地,無人能抵,但卻又可以很平靜。

她內心對兒女是充滿愛的。

三位兒女,分別有人類的某種好的特質,勇敢、誠實、有愛心,但在戰爭中終於都先後死去。但他們的死卻又性質不同,如果大兒子是含恨而終,二兒子與三女兒都是死得其所的。二兒子至死沒有連累家人,三女兒更以自己生命喚醒百姓。二兒子是盡了職責,三女兒則盡了人道主義之責任。

她的死,有否喚醒她媽媽呢?但縱使喚醒了,沙膽大娘能夠做甚麼呢?

三位兒女演時要高度相信自己,要在自尊與尊嚴之中找生存能量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